教研员的八条“军规”
教研员队伍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个教育者群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打着“计划经济”烙印的单一课程体系、单一教材教法及单一评估手段的产物。教研室曾被戏称为“考研室”,而不少教研员也只是重复着听课、评课、命题的工作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调课程整合、创新教育和教师培养,这对教研部门而言是一场严峻的挑战,需要对教研员的工作方式进行全面的审视与反思。笔者根据自己教学、教研、行政方面的体会,总结了如下八条“军规”:
一、不要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的教师 新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力图体现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活动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性的共同发挥与建构的过程,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因而对教师的评价也应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教研员一般来自教学一线,多年的实践及研究使他们潜意识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好课”的常模,而且会常常以这种常模为参照进行评课。传统观念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目的,而把教师发展排除在外。在这种认识中,教师是成熟的主体,其教学主体性似乎无需在教学活动中建构,或者认为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已在教师职前教育过程中建构了起来。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恰当、不符合实际的。一方面,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差异性,恰恰是这种教学的差异性、多样性,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教学风格、学习风格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理论素养、教学经验、业务能力的不同,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效果各不相同。教研员应充分尊重教师业务水平的差异性,站在特定教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看到每一课的优点与不足,用发展性的标准来衡量其教学过程,指出改进的方向,不要随便将教师评得一无是处,否则极容易挫伤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 忌语:“这节课上得太差了!” 二、多一些对话,少说大话、空话、套话 教研员站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是连接课程改革目标和常态教学现状的桥梁,因此,教研员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具有前瞻性和导向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教研员喜欢套话连篇,开口必谈“新课程”、“建构主义”,却总是一言堂,而且空而无物,绕来绕去绕不到实际的教学内容上。 将新课程挂在嘴边的人并不一定真正理解新课程。新课程不需要理论家,而需要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教研员要科学定位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职责和作用,适应以参与性指导为主的多元化服务方式,要让教师谈体会谈感想,要提倡对话。教研员还应善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也就是在研究与思考的基础上,多从具体教学的过程设置与环节处理的角度与教师共同探讨,促进其业务水平及理论素养的提高。 忌语:“这种课太传统了,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三、不要一评了之,要跟踪关注改进的过程 教研工作就是要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教研员一般都有课后及时点评的习惯,但不少人喜欢一评了之,对所提建议的落实情况缺乏跟踪性关注。普通教师的工作负担很重,有时对教研员的听课及评价也只是不得已的应付,只有在建议恰当且给予适量的关注时,改进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教研员要摒除“专家”意识,多一些研究者的心态,能真正地关注教师的发展。在进行了常态的教学分析与策略指导后,教研员应针对普遍性的问题,将可操作的方案制定到他今后的工作中,并且定期回访,运用教师访问卡、交流札记、反思案例分析等方式与教师共同尝试解决问题,共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研究的快乐。这样可以调动教师课程研究的主动性、提高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忌语:“你自己多听听好课,多看看理论书!” 四、视服务为天职,当好教师的助手 课程改革对教研队伍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研究”是基础,“指导”是形式,“服务”是目标。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是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主体,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而教研工作正是教师发展的助力器。 新的课程标准和多样化的教材对于教研员来说是全新的东西。要当好教师的助手,必须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要先学一步,必须在理论素养、实践能力方面协调发展。除亲身体验课堂教学并适时指导外,教研员还可以采取到学校蹲点的办法,参与学校的教师培训,参与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多通道提供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库、案例库、工具库,给教学实施提供丰富的物质保证。(沃励志网 https://www.wolizhi.com)教研员要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处理教材,善于创设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敢做示范,敢亮绝活,与一线教师共同磋商,共同进步。切不可以服务为借口,以批评为大棒,以分数为杠杆来进行教研。 忌语:“我只看考试成绩。” 五、管好自己的口和手 教研员不是教育行政官员,却担负着一定的管理评价职能,评业务骨干、评优秀论文甚至评审职称都与教研员工作相关,于是会有单位或个人对其晓之以“礼”,动之以“钱”。 教研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职能决定了他们还是教辅类报刊资料出版商、经销商的“攻坚”对象,在出习题、做评委、当“特约编辑”或是编著教辅书的背后常常有与蝇头小利相关的故事。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对他尊重程度的界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尊重,那么教研员的人格魅力自然会使教师们增加教学研究的热情。一个优秀的教研员首先应当人品好,是位有书卷气的“谦谦君子”,否则即使其知识素养再好、理论水平再高、表达能力再强,终究会为教师们所不齿,从他口中说出的新课程理念也会苍白失色,不可能充满人性的光辉。 忌语:“……” 六、创建学习型的教研团队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同样,一个人的视野与智慧总是有限的,当多样化的教材、教法伴随课程体系一同走向开放的时候,教研员常常会感觉力不从心,许多教研工作只能浮在表面上。在这种知识爆炸的课改大潮中,孤军奋战显然是行不通,而创建学习型的教研团队不失为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教研型团队可以是研修班形式的骨干队伍,也可以是头脑风暴式的主题沙龙、主题论坛,还可以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的交流平台。其特征应当是学习型的专业修炼,教研员则是这个开放式团队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当你的团队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支撑力时,可以引发更多的思想火花,从而对某些问题的解决形成更为开阔的思路。在平等互动的学术氛围中引发深层次的、发散性的思考不仅会带动全体参与者的进步,也会促进教研员专业水平的提高。 忌语:“一、教研员永远是正确的;如果教研员错了,请参照第一条。” 七、养成跨学科听课的习惯 新课程观的核心理念是课程整合,学科课程中已经超越不同知识体系,知识的分割线和学科间的隔离带将不再明显。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 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员只关注自己学科的发展,所以当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合并在一份试卷上甚至出现在同一条题目中时,一些教研员开始不知所措。教研员不妨试试先从相近的学科开始,每周坚持听一次学科外的课,如果能参与课后的讨论,效果会更好。跨学科听课不只是扩大视野,还会对本学科教学方法带来启发。 忌语:“我只懂……” 八、建设自己的“量化”工程 教研员的工作比较繁杂,所以有些人在走上了教研岗位后,便开始不思进取。不可否认,教研员常常是一个地区学科高度的标杆,因此应当对自己的业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其基本方法是给自己制定一个量化的计划表。如计划在每学期带一名徒弟、写一篇科研论文、做一个示范性教案或课件、出一份诊断性试卷等等。教研员还应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做些笔记或是积累些文本资料。通过这样宏观与微观的努力,教研员才能真实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情况与动态,才能发现本学科教育教学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而明白自身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重点。 忌语:“我太忙了,没有时间读书写作。”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班级管理:教学与育人应两不误] [四十三条宝贵的教学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