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日本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分类:经典文章来源:励志网阅读:1350

简读日本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简读日本史》是一本由张宏杰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5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简读日本史》读后感(一):极差的误导书

他能说「日本没有科举精英头脑没有被格式化」这种夹带私货的话,就是很欺负国人少关心日本国的历史。《武家诸法度》被无视了,武士传统被无视了,吉田东洋的血被无视了,白虎队等会津番士的血被无视了。 当然 书中的观点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那就是中日两国文化的本质不同。事实上,我们很难真的理解日本人

《简读日本史》读后感(二):本书深入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

1.日本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为什么对性这么开放? 现在找到答案了!如下: 因为日本的神话中对性就是开放的,甚至日本建国也是由兄妹乱伦的。而且日本这个岛国闭塞,母系社会的很多东西得以保留。他们觉得这个和吃饭喝水一样自然,并且还有生殖崇拜。 2.日本的家庭为什么不如中国亲密,也没有说产业一定交给孩子的这种概念? 中国的家族,血缘是唯一的纽带,家族的意义是继承自己的基因和血统。家族内部代际关系非常清楚。日本的家族则是一个混沌的整体,是一个集团,更类似一个公司,一个企业,血缘不重要,个人在家族中居什么地位并不重要,事业传递才最重要。

3.日本社会等级观念为何如此严重,甚至比中国还严重? 日本却一直实行世袭等级制,社会分为壁垒森严的几个阶层,基本不能相互流动。 就是科举制度当时在唐朝没有被日本成功的借鉴,所以日本的政府人才选拔机制还是和周天子时期一样的,是属于世袭制。所以天皇才一直保留到现在,没变过,因为日本人民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想法。 4.倭寇居然不是中国人创造的说法! 所以“倭寇”这个名字,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而是由高丽人送给日本“海贼”的

5.日本为何慕强? 不过,日本人国民性中最大的优点,是“拎得清”。如果他们通过交手发现对方确实远强于自己,马上就心悦诚服,转过头来死心塌地地向对方学习。 时至今日,日本每年都要举行一个特殊的纪念活动,叫“黑船祭”,来纪念“被美国侵略”这件事,在表演活动中,当年的“入侵者”是以英雄的姿态出现,而当年的日本人则被处理成滑稽可笑、惊慌失措的形象。“黑船祭”实际上成了日本庆祝开国的“嘉年华”。

本文还提到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时期的经历对人至关重要,很多影响一生的基本行为模式,六岁以前就形成了。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大陆文明通过朝鲜等渠道抵达日本,唤醒了日本。从秦汉时期到隋唐时期,从日本文化的幼年期到少年期,外来文明给日本带来的一直是巨大的惊喜。 第二个原因是日本历史上的等级制度和观念。在日本文化当中,低等级的人向高等级的低头是本分,不会产生耻辱感。日本人如果确认你是强者,就会老老实实向你表示敬意。 这个国家甚至面对自己被入侵都能感恩戴德,怎么还会承认自己的错误。这种无耻没有骨气的文化我无法认可。 最后,感谢本书把之前模模糊糊没弄清楚的东西给我彻底讲解清楚了,下一本就看《简读中国史》!

《简读日本史》读后感(三):生动有趣的日本史

这是一部文笔流畅的科普书籍,阅读起来趣味十足。其实,这本书并不是单纯的“日本史”,而是走的“国情”路线,不仅涵盖了日本史,也用大量文字谈及了日本的神话民俗、国关外交、民族文化与国民心智等问题。当然,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它们本来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只不过作者将其独立成章并加以重点论述。但全书整体并没有打乱历时性的体例编排,很容易把握神话时代到明治维新的发展脉络。

作者利用很大的笔墨对比了中日朝三国的民族性。对比民族间的异同,不外乎有两种笔法,要么强调共性,也就是所谓的世界主义,在差别之下探索普遍规律的存在;要么强调差别,突出对象的特殊之处与独一无二。本书使用后一种方法,这多半也是对于今天某些人云亦云观点的反拨。如下述观点,古代中国对于日本影响深远,后者全力向老师学习,但由于自身天赋不高,所以画虎不成反类犬,改革的结果不伦不类。作者通过大量史实和学术著作的成果,很有说服力地证明上述说法似是而非:日本的地理条件决定自身不容易被大陆文明所征服,历史上极少出现强迫同化的现象(弥生人的到来属于少数个例,下文还要说明这一点)。因而,日本的原始文化得以作为内核保存下来,这也是其风俗与中朝差异甚大的原因。这也就决定了,日本的学习往往是创造性改造的过程:在保留自己传统的同时,对先进文明加以选择性的主动接受。同时,由于内部的地理条件限制——多丘陵而少平原,又使政府很难形成集权,所以在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等方面保有地方自治或分封建制的长久遗存。这样一来,日本与中朝在表面上看似相同,实则大为不同,最终影响到民族性的各个方面,包括作者所详细讨论的“强者崇拜”“集团主义”等性格特点。

日本的民族起源也是个有趣问题,本书可阅读第二编第一章《难解之谜:日本人是从哪儿来的》。原来,今天日本境内所发现的最早定居者是绳文人,他们很可能是高加索人种。其迁徙路线大抵有两条,一条是通过中亚,沿着西伯利亚,从库页岛进入北海道;另一条则是绕行喜马拉雅山脉,通过云南,沿着东南海岸线行进,或是从长江流域直接进入日本,或是北上至朝鲜半岛,然后进入日本。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日本文化与“照叶树林文化”和“吴越文化”有相似之处。但值得指出的是,因为这些地带生长常绿阔叶林,那么相似的自然条件很可能促使产生相似的生活习惯,这是一种文化类型上的相似而与人种无关,很有可能的是,绳文人在云南一带就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如此一来,似乎北部的迁徙路线更为可能。冰川期结束后,绳文人在岛上被隔绝开来,所以文明的发展很慢。虽然早早就定居下来并发明了陶器,但始终停留在狩猎采集阶段,因此无法进入农业社会,这样持续到弥生人的出现。从现代基因检测结果来看,朝鲜人和日本人有亲缘关系,而两者的语言又都和通古斯语系有某种联系。但语言上的相似可能具有欺骗性,就如今天的阿依努人和琉球人也可能说日语,但从样貌上我们就能分辨出他们与和族实则不同,语言的联系很可能是相互交流与征服同化的结果,例如这种可能,朝鲜族与和族的祖先(弥生人?)都被高句丽统治过,语言上难免受到后者的影响。已经进入农业文明阶段的弥生人显然比绳文人更有竞争力,所以将后者的活动区域向日本南北两侧压缩。所以,今天的和族更多是弥生人的后代,而阿依努人很可能是绳文人的后代。当然,这些都是假说和推论,还有待更多证据的支持。但至少,读者可以了解到,日本民族的起源远不是“徐福和三千童男童女”那么简单。

这本书不仅能让大众读者了解日本史,更能让人们发现历史事件下面的深层原因。同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文风也能让读者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简读日本史》读后感(四):知己知彼,了解邻居「日本」

与韩国、朝鲜、越南、印度等等不一样,长久以来,「日本」跃入中国人的视线的频次特别地高,我们更是从小听着若干与之相关的故事长大。因着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特别地好奇,到底是怎样的文化、怎样的历史背景塑造了这样的邻居「日本」?

带着这些好奇,我曾看过精细如实描绘平安时代文化生活和社会背景、及种种人情世故等等世间百态真实面相,创造日本式浪漫思想的《源氏物语》;也曾看过重墨水刻画近代日本风情的《金田一》系列书籍,还有各式各样的日剧;但这些作品非但没有解开我的疑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加深了我的疑惑!基于这个原因,我找来这本《简读日本史》,希望可以从中找到些许答案。

封面

这本《简读日本史》是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张宏杰先生,参考了非常多的近现代中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著作之后,所著写的一本近五十万字的超厚通俗型历史书。在这本书中,作者以通俗写法,从日本人的原始观念、精神世界,到日本神话起源,再到日本历史变迁,日本的国民性等等内容,慢慢地向读者们介绍日本的历史,告诉读者们:他眼里日本人的国民性是怎么形成的。

一、借用对比的角度,通俗地讲述

这本书跟其他的历史书籍,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讲述时,总是借用他国的信息资料,以作对比,然后再慢慢地展开介绍。

其中,第一编《日本人的原始观念和精神世界》内容的讲述,更是先行在读者们还没接到日本史甚至神话故事之前,就旗帜鲜明地、以十分明确清晰地判断语,向读者介绍日本人的原始观念和精神世界。从这个角度上看,如此做有些偏颇。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读者们还没见到这小姑娘,作者就直接告诉我:你将见到一位怎样怎样怎样的小姑娘。这样很容易造成「先入为主」的影响,难免会干扰到读者思路。

或许,作者也觉得这样不大好(我猜的)。在讲述每一项「原始观念」时,作者总是会扯出中国,甚至其他国家的例子(或是传说、或是习俗)用以佐证,告诉读者们:日本人有这样的观念,其实没什么奇怪,大家原来都是一样的。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借以数千年前数百年前他国的某个例子,比如族内婚(中国西周初期已废除)......以证明:这事别人做过,所以今天日本人这么做,是正常的。抱歉,这种解说方法,我接受无能。当然,也非常感谢作者找到如此多的佐证资料,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同步加深了对越南、朝鲜半岛等多位邻居家文化的了解。

二、从地理、历史、文化等角度,全方位地介绍日本历史变迁

很多小伙伴应该都曾听过「徐福所带的数百童男童女,漂洋过海开创了日本」这类传说。但实际上,日本人的来源更为复杂:有绳文人、高加索人种及其他的人种;而日本的文化与「照叶树林文化」和「吴越文化」又或多或少有些许相似之处......张宏杰先生非常详尽地从神话、地理、历史等角度,将这些颇为复杂的来源一一解析,并对日本文化的的源来与变迁做进一步的介绍。当然,其中不乏对日本人人际关系及国民性的分析。

从这个角度上看,透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比较简洁地了解日本这个邻居。比如,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曾经非常讶异《源氏物语》书中乱七八糟的各种关系。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不能片面地看《源氏物语》,而是得先了解日本人的国民性,才能懂得那些小说里的人与事。

这是一本非常用心写下的通俗型历史书籍。透过书页下方长长的引用资料清单,可以看出,作者花了非常多的心血,非常地用心地写下这本厚厚的《简读日本史》。同时,作者又极力希望以通俗易懂却又不失优美的语言文字,吸引读者们走进书中的世界。从这个角度上看,我钦佩作者的专业写作态度。但可能因为个人立场与其不同,对这本书中很多内容,我无法苟同。当然,不可否认,读这本书之后,在某种角度上,对「日本」这位邻居,还真多了不少新认识,这可能就是读书的收获吧!

《简读日本史》读后感(五):野蛮的“礼仪之邦”?

英国人额尔金,二次鸦片战争的指挥者之一,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经去日本修订《英日友好条约》。其时他对于这个国家的印象是两极化的。

一方面,他认为日本的城市很整洁,日本人也很友善有礼,令人感到非常舒适;另一方面他也非常惊讶于从街上走过是,能看到日本女人在屋子前洗澡。额尔金感到十分困惑:“女人爱干净当然没错”,但是干嘛非要以这种方式,将自己爱干净证明给别人看呢?”

虽然这是发生在数百年前的事情。但是直到今天,我们很多人对于日本的印象依然是相当两极化:一方面认为日本社会很文明,日本人很有礼貌;另一方面又对他们某些“蛮横无理”的行为感到难以理解。

中国一位叫陈言的学者曾经写文章谈及自己到日本旅行的经历。在预定京都鸭川先斗町的纳凉床时,她误以为是六个人一万日元,到店之后发现是每人一万日元。陈言想取消订单,老板态度十分冷漠,拿出计算器并打出清单说:如果取消,要支付84300日元;如果按照原计划进行时82000日元。她们只好付款消费。结果对方马上回复了礼貌和热情,前后判若两人。

曾经听一位朋友说起过,下班后一起唱歌时,日本高管和她们一起又唱又跳,high得很;但是第二天在电梯里遇到,对方又是一幅不苟言笑,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似乎昨天晚上一起唱歌是另一个人。

对于外国人来说,这种前后不一,捉摸不定的行为让人不知道如何掌握相处的尺度。对于日本人而言,这是理所应当的,因为这就是规矩啊。日本人的“规矩”意识令人印象深刻。

上班有上班的规矩,下班有下班的规矩;商家也是如此,如果你遵守规矩,他们对于恭敬如仪,如果你破坏规矩,日本人那种毫不通融的无情特质就显露出来了。学者陈言遇到的店主的“变脸”行为也就很好理解了。当你消费时,你是客户,享受如温暖春风般的热情服务,但是当你取消订单时,你是规则的破坏者,日本人非常讨厌破坏规则的人。

简读中国史

8.5

张宏杰 / 2019 / 岳麓书社

日本人为何会如此强烈的规则意识,作者认为集团式的生活方式是原因之一。日本人的集体主义举世闻名。在集体中生活,成本最小的方式便是大家都按照规则进行。当所有人都按照一定之规行动,消耗最小,效能最大。

其实,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也是可以看做促使日本人形成规则意识的因素之一。从打招呼的寒暄语开始,人际交往需要按照双方社交距离的远近来选择。在两个日本人之间的社交,需要按照对方与自己的亲疏远近,年龄大小,辈分高低、职位上下等等来使用不用的敬语,并伴有相应程度的鞠躬或跪拜。划分之细致,大于相当于日本主妇厨房收纳的精细程度了。

对外国人来说,这些规矩令人十分头疼。但是对日本人而言,正是这些不成文而又在日本社会中无处不在的规矩,让日本社会保持着微妙又明确的秩序。

不过,这种强烈的规则意识于日本社会,同样是利弊相随。

正如本书作者所言,遵守规则给日本人带来安全感。对个体而言,规则之下,权利与义务都是相对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也需要遵守自己的义务。所以,每一个人只要安守其份,便可以获得安全感。对于集体而言,守规矩的习惯不仅利于事务推进,也让日本人保留了比较强的自治能力,比如在遭遇海啸地震时,日本人通常也能井然有序地开展自救和互助。

不过,这种强规则社会固然有稳定的好处,弊端也十分明显。在人际交往中,日本人虽然言语客气,但谨守本分的客气,未免让人有一种不易接近的距离感。而在社会层面,过于看重规矩会导致社会缺乏创造力。这大约也是为什么在日本出现了很多优秀产品,但是大的技术突破却往往不多见的原因之一。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