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满足感

分类:经典文章来源:励志网阅读:1366

家常:满足感

在没孩子之前,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你如果没钱,就别生孩子。

文章的作者似乎是海归,字里行间的意思是,如果不能让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那么你有什么资格将一个小生命未经他自己的允许带到世界上。

这种说法风靡网络,而我也曾经深以为然。

因为受这种观点影响,在生瓜瓜之前,我们很是努力了几年。在她出生之时,我们已经在市中心有四套房子,一间商铺,存款若干,说不上大富大贵,但让她衣食无忧还是能做到的。

但养育孩子这几年,我突然意识到,可能我们都错了。

上幼儿园时,瓜瓜最大的满足,来自于跑步赢了、最先完成拼图、去了迪斯尼、或者老师说一句瓜瓜玩具收得真整齐。一日三餐,不过白米稀饭;身上衣物,不过蔽体御寒;至于其它名贵玩具稀有零食,一概全无。

2021年9月瓜瓜上一年级。我和小孙同志都松了一口气,心想现在不考试了,还不是玩儿,等到三年级时再努力学习就行。

但老师安排了随堂测验。没有打分,但打了对错。她整个卷面都是红叉叉。小孙同志将整个卷子的分数加了一下,大致估算她只有61分。

那天晚上,瓜瓜很忧伤。她回来就一个人坐在地毯上玩玩具。我说瓜瓜你今天练习题做得好不好。她大怒,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瓜瓜是个情绪很稳定的娃娃,她上次这样还是她2岁时在游乐场,想玩一个小男生的滑板,小男生的奶奶同意了,将滑板递给她;她刚接过来,小男生又一把抢过去,说就不给你玩儿。瓜瓜也是这样大怒,对我说,我不要玩儿了我要回家。这种怒火,大概带着恼羞成怒的尴尬和没有助力的无力。

我将瓜瓜抱起来,拍着她背,说咱们这次考得不好对不对?她将脑袋搁在我肩膀上,不一会儿,我脖子窝里就湿了。她只有特别伤心的时候,才这样把自己藏起来,无声地哽咽。通常她都是大嚎,妈妈你跟我睡不,你不跟我睡我就哭,但嚎半天没有眼泪。像这种无声地哽咽,无不是伤心到极点了才有的。

我们不愿意让她再这么难过。

小孙同志问她,瓜瓜你想不想考100分?瓜瓜点点头。小孙说,那你以后要听爸爸的啊。瓜瓜又点点头。

一个孩子的决心和韧劲出乎意料。

我们开始抓紧她学习的时候,才发现她的基础几乎为0。第二单元开始,她每天晚上6点到家,小孙同志吃完饭就带她写字,几乎没有在晚10点前睡过觉。每次睡觉,一躺床上就睡着了。

第二单元随堂测试时,小孙同志竟然开始给她猜题。说整体认读音节至少会考30分,这30分会咋考呢?会让你默写;会填空;还有可能给你一段带着拼音的话,让你把里面的整体认读音节给圈起来……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你把整体认读音节背熟了,你就全都会了。

第二次测验,她考了100分。这之后的每个单元,她都考得不错。她自信极了,说,现在,我,就是学习好的那一队里的了。

这几天,我都在想。孩子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所谓的物质良好,锦衣玉食,大房大车,是我们大人自己想要,然后以为孩子就想要,还是孩子自己真想要?

很快,我就得到了答案。

基本的物质基础不可或缺,但孩子更想要的,可能只是你的肯定和陪伴,是付出劳动之后的等量收获,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事实上,整个学校和社会都在规范孩子的某些行为,如果还不懂事的孩子,就想着锦衣玉食,那不但是父母的悲哀,可能也是整个教育体制的悲哀。

我不会忘记,有天瓜瓜不想写字了,我问她,那你下次还想不想全对?她说,不是我想全对,是你和爸爸想我全对。我认真思考了一下,又问,那你想不想?如果你不想,我们就去买东西或者去画画?她说,嗯,我也想。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