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明悍匪我认钱不认人完整版在线阅读朱元璋朱雄英精选小说推荐试读

分类:励志故事来源:励志网阅读:3
小说大明悍匪我认钱不认人完整版在线阅读朱元璋朱雄英精选小说推荐试读朱英的话,不止是朱标很不解,就连朱元璋也一样不是很懂,他虽然经常因为政见不合的事情,跟老大争吵,双方各持已见,但是他也明白,老大的想法是没错的。
他做为大明的皇帝,当然也知道朝廷,官场是需要平衡的,不能让一家独大,这样才能利于皇权,利于国家的管理,但朱元璋从小是贫苦人家过来的,被贪官污吏压榨的苦不堪言,甚至内心深处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所以在处理这些贪官的时候,都是绝不留情,因为他内心的愤怒不允许他留情,也忍不住。
虽然跟老大有很多次争吵,但却从来没有否定过朱标的观点,只是骂老大有时候,说他过于注重礼法仁德。
但如今,自个大孙居然说,平衡是错的,朱元璋也是懵了。
“首先,按照你的看法,这三大案子,是不是要恩威并施,诛恶首,放从犯?”
朱英看着朱标问道:“杀一批,放一批,起到立威,警告的效果即可,让他们不敢再犯的同时,还对皇帝感恩戴德?”
“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朱标点点头,又道:“朝廷的运转是离不开这些官员的,当然是要警而告之,让他们心生惧怕,感恩皇帝法外开恩,收服人心,以后可以更好的为国办事。”
“老爷子,你的看法呢?”
朱英转头看了过去。
“虽然咱不会这么干,但也必须得承认,这是对的。”
朱元璋沉思一会,老大能力是没问题的,这点必须要承认,甚至某些方面比他更强,朱标是刀鞘,如果不是老大拦着,恐怕三大案杀的人,会更多。
“哎,看来你们都没做过贼,不知道贼的心理。”
朱英淡笑道。
“何解。”
朱标问。
“一个人犯了错,不止得不到惩罚,还要放了他,你觉得他心里会怎么想,下一次会怎么做?”
朱英说着,继续道:“想想,你们小时候偷东西之后,犯了大错之后,有没有人处罚你们?”
“一个人从小到大,总会犯下几个错误的,你没有变坏,是因为有人及时给你处罚了,而你变坏了,并且成为了最大的坏人那个,是因为别人给不到你处罚。”
“好比,洪武帝造反,在元廷看来,也是犯错,但是元廷没有能力去处罚这些造反者,最后灭国。”
“我大明如今有能力去处罚这些违法乱纪者,却不去处罚,反而身为皇帝,太子的,还要去赦免这些人,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官员,百姓,会在心里笑,皇帝亲手写的法律,却由自已亲手来践踏,这是何等的讽刺,如今洪武帝能掌握大局,太子朱标也能掌控大局,可以后皇孙朱允炆一上台,大明必定乱套,因为朱允炆没有那个能力,可以掌握大局。”
“也就是,你口中所谓的平衡,平衡,只能用一个东西来维持,那就是大明律。”
“当法律都无法束缚这些官员们的时候,那就只有皇帝的刀才能束缚了,但是下一任皇帝的刀不见了怎么办?”
朱英说完,看着两人沉思的表情,倒也觉得两人还挺上心的,但是区区武将,这些东西关他们屁事,搞得这么关心干什么。
不过对方硬要问,就陪他们聊聊天而已,其实换位思考,如果他是皇帝,太子,估计也不会什么事都遵循法律办事,灰色地带一定要有,但是治理下面的人,还要是将法律搬到台面上来的。
“呼……”
朱元璋长叹一声,身子靠在靠背上,此番话将他点醒了,一直以来,朝中那些大臣,翰林院学土,大儒,讲的都是儒家的礼仪道德,圣人的恕道,三纲五常,高头讲章……
可从来没有一个人,跟他说过,法律这个词,从来没有人跟他说过,法律的重要性。
今日,这个在外漂泊五年的大孙,却说了,说的很明白,很透彻,他心里清醒了很多,好比,元廷就是法律制度乱套了,才导致国不成国,家不成家,官员肆意妄为,无法无天,才弄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朱标心里更加混乱,他自认为很会说,还经常跟老爷子辩说,但是这臭小子这些话,他却不知道怎么辩说,因为这些话都是对的,是从小到大,那些大儒从没有教过的东西。
这么犀利的观点,他生平还是第一次听,内心大受震撼,确实,他们考虑的只有现在,却没有考虑过,下一任皇帝,有没有那个能力,去收服那些所谓的人心。
他们能这么快反应过来,其实也是跟位置有关,如果两人真是个武将,说实话,关他们屁事,甚至还希望皇帝亲自践踏法律。
如果是文官,恐怕就要从孔子那个时代,跟你争论到现在了,毕竟关系到文官们自已的利益,霸蛮都要跟你争辩。
但是两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屁股坐的位置都不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不一样,自然可以很快的反应过来问题所在。
“好了,你们是武将,这些也不关你们的事情。”
朱英摆摆手,笑道:“如果你们是文官,今日这些话,我可不敢说。”
“为何?”
朱元璋下意识问了一句。
“说了,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咯。”
朱英淡淡一笑,继续道:“所以呢,你们虽然是武将,但是别站队,文官找你们吃饭什么的,别去,别见,别说。”
“武将找你们,除非是公务,不然也是别去,别见,别说,特别是蓝玉那帮人。”
“话呢,我说了,你们自已小心点,只要恪守本分,别结党,别聚集就行了,没事的。”
……
天色渐晚。
朱元璋两人离开了朱英的小院,走在路上,心里都是思绪万千,朱元璋到没什么,朱标就感觉,自已从小学习的东西,彷佛被击碎了一样,一扇崭新的大门,在他心里重新打开。
一个从未接触过的路就在里面。
“这臭小子,好敏锐的嗅觉。”
在回宫的路上,朱元璋突然笑了。
“在外面看来,雄英已经薨了,吕氏扶正,允炆会当皇帝也是正常的,但是他说允炆能力不行,我看是猜测而已。”
朱英以为老爷子说的是这件事,虽然允炆看起来不如雄英,但是也颇受那些老师赞赏,平时表现也是落落大方,谦逊有礼。
典型的优秀之人,只是从小接受的教育一成不变,没有雄英这种独特的见解。
“咱说的不是这个,而是蓝玉那帮人。”
朱元璋说着,继续道:“蓝玉越来越来不守规矩了,结党,侵占良田,他手下的那群官兵,好似他蓝玉的私军一样,听他的话,比听咱的话还要多。”
“父皇,蓝玉此人确实是有点骄狂,但是却无二心,也不敢有二心。”
朱标听到这话,吓了一跳,立刻为蓝玉说好话,又道:“至于他手下那群官兵嘛,父皇早年也是带兵之人,应该能明白,但是他们再怎么样,也不敢违逆父皇。”
“好了,咱就是看在蓝玉的功绩,还有你的面上,才对他容忍至此。”
朱元璋拍了拍朱标的肩膀,笑道:“咱看的出来,那小子对你这个太子,还是很恭敬的,你管不管得住,你自已心里要有数。”
……
谨身殿。
“把朱允炆叫过来!”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励志故事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