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师的读后感(一) 读了着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所着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本书是由着名教育家李镇西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其中有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集体主意教育是中学教育的核心”“把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体权威”“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班级管理要以‘法治’取代‘人治’”“解放班主任和班主任的自我解放”“童心是师爱之源”“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德育观念的十大碰撞”……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老师提出的“在平等中培养平等”。这是一个既普通又真实的故事:课间休息,一个女生到办公室借杯子,李老师指了指角落里的书柜,让学生自己拿。学生拿了杯子后向老师说声“谢谢”。而李老师阐述了当自己在教室里向学生借红笔时,学生都是争先恐后地拿笔,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把笔伸向我们,有的甚至跑到面前给我们。我们往深处想,为什么学生向我借杯子,我想都没想过要亲自把杯子递给他或者接好水呢?从李镇西老师这个真实的案例中,我想到我们平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每次学生要向我们借东西时,都要小心翼翼地问“老师,能把XX借给我吗?”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才会借走。而当我们向学生借东西时,有时候会在拿的时候直接说“我用一下”,或者什么都不说直接拿走,根本没有给学生同意或者拒绝的机会。基础教育界流行一句话:“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就是老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要让我们的学生意识到,同在蓝天下,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都是相等的。这就是李老师所说的,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养——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会如何去对待他人。 读了这本书,让我深深地知道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拥有高学历和丰富的经验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爱每一位学生的心。李老师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而我们的老师做到的往往是对自己所教的学生的爱,那对外班的、其他年级的、外校的学生的爱,我们做到了吗?会不会像李老师所说的为了自己班的学生而对其他班学生唾骂或动手呢?如果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 李老师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李镇西老师的文章,给我极大的鼓舞。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耐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更好的老师”,我会不断努力的。 对老师的读后感(二) 读朱永新老师《致教师》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章深有感触,以下就是我自己的感悟。人人都在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动态的追求,反映了人的当下的一种心态。而教师的幸福又是什么?教师的幸福就是: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身边有亲友,家中有积蓄。如果仅仅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那么在当下,它可能未必是一种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幸福的职业。 如果没有理想,任何一种职业都会是无趣的,更何况是教育。教育不能没有理想,有理想的教育注定精彩纷呈。教师职业毕竟比其他职业有更多憧憬,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也许我们的工作不像一些人说得那样有诗意,但是当我们想到,我们的工作会在不久的将来起作用,就能使我们感到美和幸福。看到那些参天大树时,常常想到曾经它们和所有的树都一样,曾经都是株幼苗,在经历了百年、千年后,依然挺立于世,让所有人都能接受它的庇荫,让所有人敬仰它的活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同每一位诗人那样,都是因为有梦有理想,有梦有理想的教师才能教育出真正的人。 “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也就没有了意义。”在中国教育的现实中,教师的忙与苦是勿庸置疑。教师的工作涉及教材分析、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还有教育活动中的突发事故太多,问题学生层出不穷。只有当你理解了记忆的方法与过程,才不会为学生背不出科文而生气了,你也就不苦了;当你理解人的能力差异和发展差异,理解了所谓“差生”的形成过程时,就不会为“差生”的存在而生气了,你也就不累了;当你理解了少儿多动症时,就不会把学生的动当作对上课的反抗,也不会简单地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产生否定,你也就幸福并快乐着。恨铁不成钢,这个恨是不理性的爱,因为教师没有掌握铁如何成钢的规律;从专家型教师身上可以看到,他们面对教育教学事故时,是那么的自信与从容,是那么的驾轻就熟。这是因为他们见多了,把握了规律,从而让事故变成了故事。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富有激情。热爱生活吧!热爱课堂吧!热爱学生吧!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努力做一个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用自己的犹如岩浆般滚烫的心,让每一个孩子心底里沉淀的情发酵、释放。为了教育理想,让我们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这不是教师的自我鼓励和慰籍,而是教育本质要求。因为离开了教师的幸福,就没有学生的幸福!没有学生的幸福,也没有社会的幸福。 因此,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社会,我们应该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借用朱永新老师的一句话“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期待着,并为之不懈努力!因为幸福完整,教育不再仅仅是一种行业,而是融入生活,成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幸福完整,教师不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是激发潜能,在不断成长中绽放自我的光芒。” 对老师的读后感(三) 今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了《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课文,他的题目很吸引我,老师除了教学生上课还能干什么呢?我很好奇! 文中讲的是一个教科学叫怀特森的老师在课上教他的学生认识了一种叫做“凯蒂旺普斯”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的一种动物,还讲了这种动物的特征、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至于学生们没有发现其中的疑点,所有的学生在这次测试中都得了0分,通过这件事,(www.wolizhi.com)同学们懂得了:书本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并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我认为文中的怀特森老师是一个真正教会学生学习和怎样学习的老师,而他的教学方法也对他的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在怀特森老师的教育下,他们有了敢质疑老师的胆量,这种教学方法和这样的胆量,我们也许永远也不会有。 老师时常对我们说:如果按照中国的教育方法,中国只会是最落后的国家,不可能强大。是啊,我们的作业每天最少写到10点半,照这样下去,不断的增加学生的压力,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厌倦学习。还会强大么?我有时也会想:如果这样一直下去的话,是不是我们这一代以及后代都会疯掉,那时候中国会怎么样呢?是否已经不复存在?还是快接近灭亡,在以后的世界里,将没有中国这么一个国家,谁也不知道中国?也许中国不会灭亡,但是在那时中国是否已经成了最贫困、落后的国家?是否被别的国家嘲笑、任意践踏?我现在只是一个六年级快毕业的小学生,也许不该管这么多,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几百年后的中国会怎么样? 读了《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希望有人能改变一下中国的教育方法,不然,也许中国真的会灭亡! 描写老师的读后感 关于老师的读后感 关于感恩老师的读后感 |